来鸟公司的一年
2016-09-24 14:30:55

一年前装自信的挖了个坑 为啥我要从阿里离职 今年来填一下坑。

最主要体验就是公司起个鸟的名字还是有好处的,这样每次见人都能说我们是个鸟公司,公司里都是一群鸟人这个段子 (逃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本来了解 docker 的人就少,在这里做碰到的问题可能之前完全就没有人遇到过,很多东西只能自己解决,慢慢姿势水平也就提高上去了,然后发现跳没有人跳过的深坑和爬坑的过程是成长最快的阶段。以前迷信 docker 不懂还天天和别人吹,现在用多了,坑也趟过去了天天骂这东西整天只想搞个大新闻也不弄点实在的。然后看着年轻人还在坑里躺着,不由的心说你们这些年轻人毕竟图样图森破,我作为一个长者还是闷声发大财吧。这一年来用 docker 和周边产品基本上是一步一坑,磨合到现在总算稳定一段时间了,现在居然也敢拿出去给人看了,当票友当再长的时间也只能是个票友,还是要专业的来搞才能进入新的层次。

由于做的东西还算新鲜,加上公司也需要有人出去显摆一下,也能出去讲东西了。以前只能给几个人讲东西,现在三五百人的场子也算讲过了。小公司的好处就是会有很多公司级别的机会落在你头上,而且会有公司级别的力量帮你完成这件事情。要是从 BAT 挑一个人讲一样的东西可能很难才会轮上。出去讲的好处除了可以认识很多人,同时还把自己 marketing 出去(基本上每次讲完都会有份薪水翻番随时等着你来的邀约,以后公司黄了也不怕了),最重要的是终于可以给几百个人现场讲段子了,德云社的发展也没这么快。

最开始来时因为感觉公司好像融了很多钱,但东西做的不咋样,我去大概可以拯救他们,所以就做好了什么都做的心里准备。之前觉得自己干的比较杂,开发、测试、运维都干过,这一年下来发现原来还挺单纯的,现在市场,售前,售后也都干过了。在创业公司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岗位自由选择,基本上只要愿意并且有合适的机会说句话第二天就去干别的了,而在大公司的转岗一来没那么容易,二来跨度也不会那么大。对于闲不住,什么问题都想亲自解决的人来说,这里你可以直接一线操纵的事情更多一些,只要你跑的比谁都快,这些事情就都归你搞。

由于有了更多的机会这一年更直接的和大量用户和公司进行了接触,每一个 feature 和 bug 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都会直接收到用户反馈,在产品还不稳定的时候好多用户会向我们报警,提建议甚至提供解决方案,灵雀云的用户是坠吼的用户。借着工作的机会也走访了许多的公司,从三五个人窝在一个民宅的小作坊,到各种创业基地,再到独门独栋的大厂各个阶段的公司也算扫了一遍;O2O 的, P2P 的,游戏的,在线教育的,SaaS 的,硬件的,除了 VR 时下流行的创业概念也大多亲密接触了一下,以后衣食住行、买房、看病、孩子上学也都算有认识人了;银行和 ISV 这种传统企业也有机会去瞧一瞧。总之这一年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公司极大的丰富了视野,可以出去吹中国这些互联网公司哪个我没去过,XXX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我和他谈笑风生。

当然过程也没那么顺利,一般开始都是客户对我们爱答不理,我们死缠烂打,客户勉为其难的试试,我们再穷追不舍,到最后居然和真的一样认可了我们,整套下来还是成就感很大的。然后也有顺利的离谱的,客户砸上门来就说我们市场上已经比过一圈都看过了,就你们行我们打算上,然后就积极的开始推动这个事,吓得我们说我们要先想想……

由于来公司还算早,很多面试的机会都落到我头上,之前来的人还敢随随便的面一下,现在来面试的人水平已经可以打爆我了,已经好几次看到简历不敢去面试了,让我不禁怀疑我们是不是真的要成事了。公司的老大们天天都能见到,不像之前只能在电视和杂志上看到,当然现在电视杂志上也找不到。公司里的人虽然不会八门外语多种乐器但也都身经百战可以独当一面,每来一个新人,公司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每个人的到来与离去都真真切切的至关重要。

有段时间要和美国同事协作,以前从来没和歪果仁交流过两个单词以上的我现在如果集中注意力已经可以听懂一段时间正宗印度英语了,当然前提是要集中注意力,而且只能一段时间。随着公司来的牛人越来越多,我觉得好像公司不需要我来拯救了,当看到 github 上 watch 的项目作者坐在身边,群里仰慕的大牛拎着包来入驻,灵雀云的 agent 由之前给 Azure 写 agent 的人操刀,别的公司的 CTO 过来写代码,HR 总能第一时间找到冰火的字幕资源,我觉得我们可能要成事了。

至于各种寒冬论,我劝各位还是要去亲自去体验一下,不要听风就是雨,将来报道上出了偏差是要负责任的。